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小毛,不可以!


书名:小毛,不可以!(No,David!)
文 图:大卫·夏侬(David Shannon)
翻译:欧阳菊映
出版:台湾麦克


阅读心得:

相信「不可以!」这个词伴随着很多人长大,小时候爸爸妈妈总会限制我们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而《小毛,不可以》全书画的、说的,就是各种小时候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如:不可以在墙壁上涂鸦、不可以爬上椅子拿柜子上的饼干、不可以在户外玩得一身泥巴然后踩进屋内、洗澡时不可以戏水、不可以吵闹、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把玩具乱丟……这种种不可以做的事情,都是幼儿最真实的经验;即使是成人看了,也情不自禁频频点头,回忆著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共鸣因此被唤起。
   
全文的字数非常少,每一页只有一句以妈妈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命令,搭配上鲜明的绘图,其所透露的讯息却非常简洁有力。尤其是绘本中小毛的神情,更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幼儿那种天真、好动、淘气、自我、敢于挑战的天性,也是他们还未被社会化的自然流露。文字中妈妈的限制,与绘图中小毛的举止形成对比,也形成了成人对小孩的期望与小孩需要被满足的欲望和需求之间的拉扯。


但这样的拉扯在结局时被作者大卫·夏侬的神来一笔化解了。故事的最后是妈妈不允许小毛在屋子里打球,但他不听,结果把花瓶打破了,正当小毛很害怕地坐在一旁时,妈妈叫他过去。看到这里,我相信不只是小毛,连读者的我们,心里也都觉得小毛一定要挨一顿骂了,但故事的结局却来个转折,以妈妈抱着小毛,对小毛说:「小毛乖,妈妈爱你」作为结束。幼儿或许不能立即明白,爸爸妈妈对他们的限制和规范,是一种深怕他们受伤而表现出来的「爱」。这样的爱,大得足以在他们真正犯错时,完全包容他们。看到最后,我的心情也从最初的共鸣,慢慢转化成感动,还有感恩。

(文/郑翠霞)